2020-06-09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是針灸治療疾病的刺激點與反應點。腧與“輸’通,有轉輸、輸注的含義;“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義即是指人體臟腑經絡之氣轉輸或輸注于體表的分肉腠理和骨節(jié)交會的特定的孔隙。分為經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類。功能輸注臟腑經絡氣血,溝通體表與體內臟腑的聯(lián)系。
分布于人體的腧穴很多,大體可分為3類:①經穴。又稱十四經穴。分布于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②奇穴。又稱經外奇穴。凡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確的部位及治療作用,但尚未歸入十四經脈系統(tǒng)的腧穴,稱為奇穴。③阿是穴。又稱壓痛點。它既無具體的名稱,又無固定的位置,是以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作為腧穴用以治療的。腧穴雖有分類,但它們之間又相互聯(lián)系,構成了腧穴體系。
作用
①近治作用:腧穴具有治療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鄰近組織、器官病證的作用。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和最基本的特點。
②遠治作用:腧穴具有治療其遠隔部位的臟腑、組織器官病證的作用。尤其是十二經脈中位于四肢肘膝關節(jié)以下的經穴,遠治作用尤為突出。
③特殊作用:某些腧穴具有雙向的良性調節(jié)作用和相對的特異治療作用。
安利幾個具有瘦身作用的常見穴位。
1、百會穴 飯前按摩可以減少食欲。
2、頰車穴、天突穴 可以瘦臉。長期堅持按摩,可以加快淋巴的循環(huán)速度和臉部肌肉的運動速度,臉不知不知就變小了。
3、胃點穴 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脂肪堆積。位置:位于右耳耳廓中央。假如你攝入了過多的熱量,可以選擇按摩胃點穴15分鐘來促進消化。值得一提的是,睡前按摩胃點穴可以避免第二天的臉部和眼部浮腫。
4、腎俞穴 減少身體浮腫。按摩這個穴位,有助于維護腎臟的健康,有效調節(jié)身體的新陳代謝,將體內多余的水分排走,從而擺脫浮腫。
5、攢竹穴 有效消除臉部浮腫。長期按摩這個穴位,可以消除臉部的浮腫。MM們可以遵循眼保健操的要求,用拇指抵住太陽穴,用食指按住兩側的攢竹穴來輕輕旋轉。
微信公眾號